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免疫抑制治疗对心脏移植短期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心脏移植中使用免疫抑制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在尽量提高安全性和疗效的情况下将发病率和死亡率降至最低。目前已有多种药物联用方案,但是对此进行的比较研究并不多。为此,西班牙巴伦西亚LaFe大学医院的AgueroJ及其同事通过评价一年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多种免疫抑制治疗进行了比较。

  该研究共包括351名于1989至2005年间接受移植的患者,根据免疫抑制治疗将其分为以下四组:组1(n=52):Muronomab(OKT3)10天、环孢霉素A(CSA)、硫唑嘌呤(AZA)、甾类药物;组2(n=193):OKT37天、CSA、AZA、甾类药物;组3(n=22):OKT37天、CSA、霉酚酸酯(MMF)、甾类药物;组4(n=84):白介素-2(IL-2)拮抗剂、CSA、MMF、甾类药物。

  结果显示,各组间急性移植物衰竭和所治疗的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相似(分别为17%和78%)。各组间感染(p<0.001)、肾功能障碍(p=0.011)以及糖尿病(p=0.023)的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30日存活率(97%)并无差异,但一年存活率存在差异(p=0.011)。多变量分析显示,死亡率与感染之间(p=0.001)以及存活率与组4的治疗方案之间(p<0.001)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Aguero等总结认为,心脏移植患者的一年存活率存在差异,其取决于所用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最佳的联用方案是用IL-2拮抗剂进行诱导,随后使用CSA、MMF和甾类药物。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