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皮肤癌化学治疗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局部治疗

  氟尿嘧啶(5-FU)对皮肤癌有较好的疗效,局部用药因很少全身吸收,故毒性小,而且一般很少残留癍痕。局部应用浓度为0.1%-5%.多应用5%的5-FU油膏外涂,每日1-2次,连用4周。若在外涂氟尿嘧啶之前或同时进行液氮冰冻治疗,则疗效更快更好。也有用2%普鲁卡因2-4ml,5-FU0.25-0.5g,去甲肾上腺素0.5-1ml混合,先在癌瘤四周皮下、健皮内作浸润注射,然后再在癌内作多方向注射,3-5日一次。临床用。0、5%的软膏每日涂l~次对表浅的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的原位癌疗效甚好。博莱霉素(BLM)或平阳霉素(PYM)国内多用0.1%-0.2%博莱霉素软膏外涂,每日1-2次,一般无毒副作用。

  2、全身治疗

  对在原有疤痕基础上发生的鳞形细胞癌皮肤与粘膜交界处的鳞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以及发生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需用全身化疗。主要适用于不宜作手术切除或放疗的晚期病例;手术和(或)放疗后怀怀疑有残留病变及转移的患者。多用博莱霉素或平阳霉素10mg/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每周2~3次,可加用环磷酰胺400~600mg/m2,静脉注射,每周一次,4~6周为一疗程。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