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树突状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共培养对多药耐药肿瘤细胞系的杀伤活性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该项研究目的是探讨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表达特异性抗原的肿瘤细胞过程中,是否存在抗原特异性杀伤。

  方法采用分离健康人骨髓获得单个核细胞,分别诱导为树突状细胞(DC)和CIK细胞,将人类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细胞的冻融物抗原冲击或未冲击DC与CIK细胞共培养(pulsed-DC+CIK、DC+CIK),CIK细胞单独培养作对照。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12、和IFN-γ分泌水平,用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毒效应。结果DC与CIK共育后,两组DC成熟表型较共育前明显提高(P=0.003、P=0.001);pulsed-DC+CIK组与DC+CIK组、CIK组比较,细胞表型(CD3、CD8、CD56)明显提高(P=0.003、P=0.011),CD3^+CD56^+细胞明显增多(P=0.001,P〈0.001),CD3^+CD8^+细胞亦明显增多(P=0.002,P=0.002);CIM5RA表型则明显降低(P〈0.001,P=0.004)。IL-12和IFN-γ水平在pulsed-DC+CIK组表达最高,分别为(254±14.5)pg/ml和(3100±286)pg/ml.对有耐药抗原表达的MCF-7/ADR细胞,pulsed—Dc+CIK组杀伤效应最强,pulsed-DC+CIK组、DC+CIK组和CIK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ulsed-DC+CIK组与DC+CIK组比较,P=0.039;pulsed-DC+CIK组与CIK组比较,P=0.002;DC+CIK组与CIK组比较,P=0.049);而对于无P-gP抗原表达的MCF-7细胞的杀伤效应,pulsed-DC+CIK组和DC+CIK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C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ulsed-DC+CIK组与CIK组比较,P=0.007;DC+CIK组与CIK组比较,P=0.048)。

  由此得出结论从人骨髓培养得到DC和CIK细胞共培养后,能促进各自特征性表面标志的表达上调,并分泌大量相关细胞因子。细胞杀伤效应的明显提高及可能的特异性细胞杀伤效应,为多药耐药肿瘤的临床生物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