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科学研究称低温给流感病毒穿上“防御衣”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冬季是流感病毒传播的高峰季节,最近科学家们终于发现了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原来,流感病毒在温暖的条件下呈液态的外层,遇到冬季寒冷干燥的空气时会变成一个坚固的胶状“外衣”,对病毒起保护作用。

  流感病毒可能只有不到100纳米大,可以通过感染者的飞沫在空气中传播。当温度高于16摄氏度时,流感病毒含脂肪和蛋白质的外层保持在液体状态,使病毒的威力减弱,并面临风干的可能。但低温空气可以使病毒的液体外壳凝固,增强它的生命力,就连部分清洁剂都对它束手无策。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所研究人员JoshuaZimmerberg解释,流感病毒就像糖衣巧克力,“只溶在口,不溶在手”,在低温的环境下有“外衣”保护,在进入人的呼吸道时,它的“外衣”就会随之融化,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流感病毒才能入侵人体细胞。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