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文健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历时10年完成的“中心性肥胖的心血管病危险因子和中医药防治研究”项目,日前在上海通过了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这一成果为中医药治疗中心性肥胖、预防由肥胖导致的各种慢性并发症,特别是减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课题组研究证实,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的中心性肥胖者,其体内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或造成已形成的动脉粥样斑块易于破裂甚至阻塞血管的相关危险因子,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等都明显升高,而一些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的因子(tPA等)则明显降低。
该研究还发现,即使是空腹血脂正常的中心性肥胖患者,其餐后的血脂水平亦持续高于正常人,表明他们实际上处于高血脂的威胁下,还容易发生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
在研究中,课题组根据中医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用益气散聚的方法来消散中心性肥胖,取得了理想的疗效。近5年来,科研人员采用配方颗粒拟定个体化方子,使得70%的将军肚者重现正常腰围。另有中心性肥胖合并脂肪肝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损害好转,转氨酶下降,92.3%的患者CT扫描证实肝脏脂肪浸润得到了恢复。
为此,王文健教授说,腰围增粗不是“富态”而是“病态”,凸起的将军肚不是在“发福”而是在“发炎”。与体重超标的一般性肥胖相比较,中心性肥胖的心血管风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