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我国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有望从源头治起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我国首次证实抗原变构肽有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最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教授栗占国领衔的这项研究成果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栗占国指出,抗原变构肽可通过抑制T细胞对致病性抗原的识别作用来阻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异常病理反应的发生,从而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起始环节进行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以多发性破坏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从根本上抑制该病病情进展的治疗方法。栗占国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项目等经费的支持下,主要探索类风湿关节炎的分子发病机制及多肽免疫治疗。这项历时近10年的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抗原多肽和特异性T细胞相互识别的过程可以被抗原变构肽竞争性抑制,阻止下游的自身免疫应答,进而抑制和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及炎症损伤。这种非抗原性变构肽通过抑制致病性抗原对免疫细胞活化的作用,从类风湿关节炎病的起始环节抑制该病的病理过程可达到“治本”的目的。这种新型多肽还可以干扰与主要致病性抗原结构类似的多种抗原与免疫细胞的结合。因此,可阻止多种类风湿关节炎靶抗原的致病作用。

  目前,国内外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上主要以对症治疗和试图减轻由此而致的关节侵蚀为主。栗占国等首次着眼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起始环节,通过特异性抑制致病抗原在致病中的启动作用,有针对性地阻止异常免疫反应,可达到更好的疗效且减少不良反应。该研究组的李茹博士介绍,这种非抗原性的变构肽可以明显抑制关节炎造成的骨质破坏及关节畸形,并减少血清中的致病分子。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