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鱼油可能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据《循环》杂志报道,食用在鱼和鱼油中普遍存在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可能会通过预防致死性心律失常来降低心源性死亡的危险。

  波士顿麻省综合医院的AlexanderLeaf博士及其同事评价了两种PUFAs——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在心肌细胞中的作用。这些心肌细胞从1到2天大的大鼠中分离出来。

  研究结果表明,培养的细胞能够生长,同时出现自动节律性搏动。然后研究人员将细胞暴露于EPA、DHA以及能够诱发心律失常的毒性化学物质。搏动的细胞通过摄影机监测。

  他们发现,在细胞暴露于毒性物质前加入EPA或DHA能够预防心律失常,而在暴露毒性物质以后应用PUFAs治疗能够纠正诱发的心律失常。

  目前,美国心脏学会推荐每周至少食用两餐鱼油,例如鲑鱼、金枪鱼或竹荚鱼。

  Leaf博士及其同事写道:“那些有冠心病家族史或有冠心病个人史的患者应当每天补充鱼油600mg(包括EPA和DHA),这样比较慎重。”

  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DavidS.Siscovick博士及其同事在相关述评中指出,这一研究提示少量摄取n-3PUFAs有望降低社区内心脏性猝死的死亡率。

  他们补充说:“现在是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和决策者对这一新的饮食-心脏假说加以注意的时候了,而且目前应当将这些大量的实验主体、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转化到临床实践中来。”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