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妇产科学 > 正文

诱发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家庭遗传:患有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母亲患乳腺癌,女儿亦好发乳腺癌,发病年龄轻,多为双侧性;另一种为母亲未患过乳腺癌,但在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个姊妹患乳腺癌,这种家庭中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发病率高2~3倍。

  2.月经因素:月经初潮年龄早于12岁,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初潮年龄17岁者大2.2倍,绝经期晚于50岁者,比45岁后绝经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一倍左右。

  3.流产过多:正常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反复人工流产,或18岁以前多次做人工流产者,易引发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4.人工喂养:母乳喂养是预防乳腺癌的最佳天然手段之一,哺乳可使患乳腺癌的危险减少20%~30%.

  5.性生活质量差:乳腺疾病和性生活密切相关,女性的性压抑可以增加乳腺小叶增生与乳腺肿瘤的发病概率。初婚年龄越大,乳腺癌发病率越高。

  6.情绪抑郁:在独身女子,留守女士,公关小姐,退休女工和一些中学教师中,患乳房疾病的较多,乳腺癌发病率也高。由于这些女性极易发生紧张焦虑,孤独压抑,悲哀忧伤,苦闷失望,急躁恼怒等不良情绪。长期受不良情绪刺激,机体生命节律发生紊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内环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使胸腺生成和释放的胸腺素减少,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体内突变细胞的监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癌肿。

  7.过度肥胖:肥胖与乳腺癌密切相关。女孩肥胖易性早熟,为日后患乳腺癌埋下祸根。肥胖者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生率高于非肥胖者3.45倍,因为脂肪堆积过多,雌激素的生成便增加,多余的雌激素被脂化后贮存于脂肪组织内,并不断地释放进血液里,对乳腺组织产生刺激,久而久之,易引起乳腺癌。再者,肥胖者大多有高胆固醇和高胰岛素血症,体内胆固醇升高后,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膜的胆固醇含量升高,抑制了免疫功能。

  8.不良生活习惯:以吸烟,酗酒为“时髦”,去夜总会,歌舞厅,通宵达旦地沉浸在灯红酒绿之中,喜吃煎炸食品和各种糕点甜食,而对粗粮,蔬菜却从不沾口,独身或过了30岁才结婚生育,生了孩子不愿喂奶;还有些女子佩戴乳罩过紧或过松,失去保护乳房的作用,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均对乳房健康有害。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