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其他 > 正文

中风针灸应用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中风急性期经治疗后病情趋向稳定,进入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应及早进行针灸治疗。

  辨证治疗

  主穴:足三里、三阴交

  1.肝肾阴亏,风阳未平

  【诊断要点】 半身不遂,神志有时欠清,烦躁不安,面红口干,失眠盗汗,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或光剥,脉细数或弦数。

  【处方】 肝俞、肾俞、太溪、行间、神门

  2.脾胃虚弱,痰浊不化

  【诊断要点】 肢体软瘫,嗜睡,呼以能应,痰多而粘,神疲纳呆,大便溏薄;苔白或黄或浊腻,脉缓而滑。

  【处方】 脾俞、中脘、阴陵泉、天枢

  3.心脾俱虚,气血两亏

  【诊断要点】 肢体软瘫或麻木,倦怠嗜睡,精神萎顿,心悸易惊,夜寐不安,纳呆食胀;舌淡,脉细弱。

  【处方】 心俞、脾俞、气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对症治疗,常用穴如下:

  (1)上肢瘫:肩禺、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大杼、尺泽、曲泽

  (2)下肢瘫: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悬钟、昆仑、三阴交、丘墟

  (3)吞咽困难:廉泉、扶突、风池、合谷

  (4)失语:廉泉、哑门、通里、三阴交、太溪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