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治疗炎症的新方法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科学家首次证明,有凝血作用的血小板能帮助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抗击炎症。这一结果是德国马克思。德布里克分子医学中心研究员、查利特医学院教授拉尔夫。凯特里兹和同事一起发现的。这一发现有望为治疗炎性血管损伤开发出新的抗炎药物。

  “我们发现一个完全新的中性粒细胞诱导炎症机制。”凯特里兹说。“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证明,血小板形成血凝块,中性粒细胞引起炎症症状,如肿胀、发红、发热。这次研究证明,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会一起发挥作用促进伤口愈合和抗击感染。”

  炎症是组织出现伤口或感染后所发生的保护性反应。当炎症发生后,白细胞会攻击细菌而血小板则形成血凝块关闭伤口。称作中性粒细胞的白细胞首先攻击细菌。它们被炎症早期所释放出来的物质,如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所吸引。一旦中性粒细胞被激活,它就会吞噬细菌和受损组织。除了中性粒细胞外,另外两种白细胞也参与抗击细菌,它们是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这两种细胞是被中性粒细胞释放出来的肿瘤坏死因子(TNF)所激活。尽管中性粒细胞释放TNF有几种方式,但科特里兹发现,中性粒细胞可以被一种完全新的、不同的方式所激活并释放TNF.

  “通常当中性粒细胞表面称作受体的蛋白与特殊化学物质结合后才能释放TNF.”科特里兹说。“这次我们发现,中性粒细胞可以获得其表面并没有存在的受体,通过它们来刺激产生TNF.”

  这种叫做GPIIb/IIIa的受体是由血小板释放给中性粒细胞的。就像把信装到信封里一样,这些受体被包在称作微粒的泡囊里,当到达中性粒细胞后,这些泡囊就结合到它的表面并释放出受体。这些受体一旦被释放就会融合到中性粒细胞的细胞膜上。研究者发现,这些新获得的受体不单独发挥作用,需要与GM-CSF受体一起才能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TNF.当GPIIb/IIIa与中性粒细胞外面的粘连蛋白结合,GM-CSF与GM-CSF受体结合后中性粒细胞就会释放TNF.

  “我们首次发现,血小板通过微粒帮助中性粒细胞参与炎症反应。”凯特里兹说。“我们还首次发现,参与凝血的受体也会引起炎症反应。”这些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开发用于治疗由中性粒细胞获得性受体GPIIb/IIIa引发严重炎症的药物。特别是当前通过抑制GPIIb/IIIa受体来预防血凝的药物或许可以治疗炎症。

  研究人员试验了三种这类药物,abciximab,epifibatide,和tirofiban.通过细胞培养发现,这三种药物在控制炎症方面是有效的,它们可以抑制TNF的产生,减少这些细胞的炎症反应。基于以上结果,研究人员推测,这三种药物能有效治疗冠状动脉综合症,部分原因是由于它们的抗炎特性。如果临床试验能确定药物的作用,那么它们就可被用来治疗严重炎症,包括急性脉管炎这种影响身体一些器官的血管性炎症。这些药物已被成功用于治疗造成某些类型心脏病发作和不稳定心绞痛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这些结果说明,它们的这些有效作用不仅是因为它们的抗血凝特性,还因为它们有抗炎特性。(医学教育网搜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