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长寿基因”秘密在于抗癌

新华社2008-12-16
大号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长寿基因”之所以能使生物长寿,可能是因为它们拥有抗癌能力。

  生物学家多年来在线虫、老鼠和两翼昆虫体内发现了一些可大大延长生物寿命的基因。这些基因参与多种生物化学过程,涉及生长激素、胰岛素、食物摄取和热量限制等方面。

  据英国新一期《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着重研究了其中一种“长寿基因”DAF-2与肿瘤生长的关联。这种“长寿基因”是一种影响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的基因变种,此前研究显示它可使实验动物的存活期大幅延长。而另一种致癌的变异基因会使实验动物体内生长肿瘤,并过早死去。

  研究人员用基因技术培育出了一种秀丽隐杆线虫,上述两个基因在其体内都起作用。结果这种线虫的寿命比普通线虫的寿命长,且与只拥有该“长寿基因”而缺乏致癌基因的线虫相同。这表明“长寿基因”抵消了致癌基因的作用,使线虫获得对癌症的免疫力。研究人员说,这可能是因为DAF-2“长寿基因”能够刺激细胞凋亡。

  凋亡通过一系列程序促使细胞“自杀”,是机体清除多余细胞的重要机制。应该凋亡的细胞没有按计划死去,持续生存并无限增殖,被认为是某些癌症发病的根源。

  研究人员还用同样方法对其他3种“长寿基因”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即使线虫体内拥有致癌基因,只要它拥有任何一种“长寿基因”,其寿命就比普通线虫更长。(医学教育网搜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