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来点寄生虫没什么不好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据1月17日《Nature》一篇文章报道,与肠内寄生虫的长期较量似乎能够帮助多发性硬化患者延缓身体素质下降。研究结果提示寄生虫来源的免疫调节分子成为舒缓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通过与寄生虫感染战斗,现代医学不经意间提高了我们抵抗这些疾病的能力。

  布宜诺斯艾利斯RaúlCarrea神经学研究所免疫学家JorgeCorreale发现,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多发生在发达国家,而在美国已经消失的寄生虫感染,仍频频献身于南美等发展中国家。更有意思的是,研究显示,寄生虫感染的小鼠,MS样的综合症症状减轻。

  为了验证寄生虫-自身免疫相关性是否在人类也存在,Correale与其同事MaurioFarez等鉴别出12位体内含高剂量抗寄生虫的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的MS患者,然后在显微镜下检测粪便样本,证实这些患者感染了寄生虫。后来的4年半,研究人员密切关注这些患者、12位未感染寄生虫的MS患者和健康人群。

  MS患者体内,免疫系统攻击神经髓鞘,破坏信息传递。寄生虫感染的MS患者组中只有三位的症状有恶化趋势,但未被寄生虫感染的MS患者组中,56%的症状都有恶化倾向。据标准神经学检测结果显示,12位未感染寄生虫的MS患者,平均残疾程度(degreeof disability)上升了11,而12位感染寄生虫的MS患者,平均残疾程度才上升了2.

  接下来,研究人员测量每位患者的白细胞和免疫-信号化学物质——细胞因子(cytokines),研究病毒改变免疫系统的方式。寄生虫感染导致三种免疫细胞——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数量上升,研究结果刊登于1月《Annalsof Neurology》杂志。研究人员认为在对抗寄生虫感染的过程中,这三种细胞还压制了攻击髓鞘、引发多发性硬化的免疫系统的另一分支。通过观察免疫信号分子反应,有望鉴别出能够解除会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系统分支的寄生虫分子。

  霍华德医学院免疫学家David Hafler说:“这是一项令人激动的研究,检测更多的人群也许是件有趣的事情。”如果结论成立,将为刚刚出现的理论——“完美的免疫系统并不一定都是好的”——提供实验证据。(医学教育网搜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