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抗精子抗体阳性症发病机理被研究人员揭示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症的出现与解脲支原体感染、生育相关基因在睾丸及附睾中的表达降低密切相关。细胞因子IL-2、肿瘤坏死因子-ɑ及高剂量一氧化氮均能显著增加AsAb精子的损伤。最近,哈医大基础医学院倪江教授的一项研究,系统地阐述了AsAb阳性病的致病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靶点。该研究获得2007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AsAb是针对精子抗原产生的自身或同种异体免疫反应产物,所致免疫性不育占男性不育患者总数的10%~30%.课题组利用精子培养、透射电镜、蛋白质活性测定、流式细胞检测、放射免疫分析、原位杂交等先进技术,从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探讨了AsAb产生的可能原因、发生机制以及多种因素的干预作用。

  研究结果揭示,AsAb的出现与解脲支原体感染、生育相关基因L-PDGS在睾丸及附睾中的表达降低关系密切。AsAb阳性患者呈现自身免疫激活,血清可溶性IL-2受体水平明显增高。AsAb可明显抑制精子顶体反应和顶体酶活性,增加精子凋亡和氧自由基生成。研究发现,IL-2及高剂量一氧化氮可进一步加重AsAb对精子的损伤,而细胞因子IL-1、血小板生长因子、氨基丁酸、激活素A及低剂量一氧化氮均能明显改善AsAb阳性精子的活性。

  专家评价,该研究为临床寻求消减抗体、改善精子功能、提高男性生育力的有效药物提供了线索。(医学教育网搜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