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颈肋的临床表现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肩胛带下垂、高位胸骨、第一肋骨高位、低位臂丛与前斜角肌肥厚均能引起与颈肋相似的症状,因为它们都压迫臂丛神经与锁骨下动脉而产生症状。

  颈肋好发于40岁以后,女多于男,右侧比左侧多,即使两侧都有也是右侧容易发病。主要症状是疼痛、不舒适、颈部强硬,头偏向病侧可以减少神经、血管的张力而缓解疼痛。肩痛,放射到肘关节、前臂的尺侧、手的四、五指。日间疼痛严重,休息则可缓解。有的出现感觉异常如麻刺感与麻木,当抬起上肢时疼痛消失或减轻,向下牵拉上肢时则疼痛加剧。感觉的变化说明下神经干受牵扯,但严重者三个下神经干均可受牵扯。血管受累的症状为手与手指出现反复的肿胀、寒凉、苍白、发绀与麻刺痛,在极严重的病例可发生手指尖的坏疽。血管受累时常有锁骨下动脉受压、桡动脉暂时性阻滞,锁骨下动脉的销赃骨上部分搏动增加与杂音。其病理变化锁骨下动脉的第三部分呈动脉瘤样扩张,甚至粥样化产生完全的或部分的闭锁。

  在许多颈肋综合征中可出现交感神经的症状,与血管的症状不易区别。

  检查可发现,颈部基底压痛,颈椎活动受限。旋转颈椎使向健侧倾斜,在颈肋部加压均能引起局部压痛及放射痛。在锁骨上区偶而可以触及饱满的搏动。扪诊可扪及一个压痛的肿物。在锁骨下动脉部位可闻及一杂音。一般不影响功能活动,当表现出运动的症状时则病变较为严重,可能有力弱、萎缩,与手部内在肌的颤动。尺神经受压时第4、5指可出现感觉过敏现象,肌间肌,不鱼际肌与拇内收肌萎缩;正中神经受影响表现为大鱼际肌萎缩,也可有二头肌、三头肌与桡骨骨膜反射等减低。

  X线片所见,颈胸椎处有颈肋,可以看出其大小形状与锁骨及第一肋骨的关系。颈肋综合征也可以是一个起自第七颈椎横突到第一肋骨的纤维束引起的,在照片上不显影,只能借助血管造影法才能证实锁骨下动脉的压迫及其部位。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