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诊断学 > 正文

血清铜(Cu)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正常范围:男11.0~22.0微摩/升(70~140微克/分升);女2.8~24.0微摩/升(80~150微克/分升)。

  检查介绍: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许多酶的重要组成成分。铜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临床意义:增高:(1)急性铜中毒,由误服铜盐(如硫酸铜)或食用“铜锈”的铜器皿储放食物,引起化学性胃肠炎时血清铜增高。

  (2)肝内、外胆汁淤滞,如肝硬化、肝转移癌或其他恶性肿瘤等,血清铜及铜蓝蛋白均增高。

  (3)各种感染、贫血、心肌梗死、白血病、淋巴瘤、风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降低:见于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铜蓝蛋白降低)、营养不良、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卷发综合征、烧伤等所致低蛋白血症均可使血清铜降低。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