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诊断学 > 正文

尿糖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正常范围:(-)无糖;(±)极微量,<5.5smmol/L;(+)微量,<27.8mmol/L;(++)少量,27.8~55mmol/L;(+++)中等量,55.0~111.1mmol/L;(++++)多量,>111.1mmol/L.

  检查介绍:过分进食糖类、妊娠末期或哺乳期可有一时性的生理性糖尿。病理情况下,持续性糖尿且尿糖含量较高。

  临床意义:①尿糖量的多少,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糖尿病观察疗效的一个指标,但在糖尿病晚期并发糖尿病性肾病和肾小动脉硬化时,由于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退,肾小管回收正常,则可出现血糖增高,而尿糖仍呈阴性反应。

  ②非糖还原性物质如尿酸、维生素C、链霉素、水杨酸、葡萄糖醛酸等可呈假阳性反应。中药大黄、黄连、黄芩等也可能致假阳性,但出现沉淀色调不一旦退色较快。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