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结节性多动脉炎的诊断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一)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起病可有多种方式,不规则发热、多汗、乏力及体重减轻等。

  2、皮肤:皮肤结节、紫癜、溃疡、网状青斑及指(趾)端缺血性改变等。

  3、关节和肌肉:可有关节痛或关节炎,常呈一过性,非对称性,不导致畸形。骨骼肌中小动脉受累常表现为肌痛和间歇性破行。

  4、肾脏:蛋白尿、血尿和各种管型,少数为肾病综合征,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急进型高血压。

  5、消化系统:因病变部位及范围不同而症状体征各异。弥漫性腹痛可能为肠系膜动脉栓塞,消化道血管炎可出现呕血和黑便,胆囊、阑尾或胰腺受累,临床表现为急性胆囊炎、阑尾炎或胰腺炎。肝脏受累可有黄疸、转氨酶升高等。

  6、神经系统:周围神经受累较常见,表现为周围神经分布区的疼痛、感觉异常及运动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较少见,可表现为头痛、抽搐、偏瘫等。

  7、心脏: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引起心悸、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8、其他:睾丸受累时睾丸疼痛和肿胀,肺部血管很少受累,可呈弥漫性肺浸润,表现为咳嗽、咯血等,也可累及颞动脉及眼的小动脉,但不多见。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增高。

  2、血沉增快。

  3、血清白蛋白低,γ球蛋白增高。

  4、免疫学检查:抗核抗体阴性,活动期总补体和C3、C4降低。

  (三)特殊检查

  1、病理学检查:受损皮肤、睾丸、周围神经、直肠或肌肉、肾脏活检,显示中、小动脉坏死性血管炎。

  2、内脏血管造影:肾脏、肝脏、肠系膜等中等大小动脉显示微小动脉瘤样扩张、节段性狭窄和剪枝样中断。

  (四)诊断标准

  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提出本病的分类标准如下:

  1、体重下降等于或大于4kg.

  2、网状青斑。

  3、睾丸痛或触痛。

  4、单神经病或多神经病。

  5、肌痛、无力或下肢触痛。

  6、舒张压>12.0kPa(90mmHg)。

  7、肌酐、尿素氮升高。

  8、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或抗体阳性。

  9、血管造影异常。

  10、活检显示中小动脉壁内有粒细胞或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上述10条中至少有3条为阳性者,可以诊断结节性多动脉炎。敏感性82.2%,特异性为86.6%.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