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氯丙嗪类中毒应该如何治疗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安置病人平卧,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如内服大剂量药物,在6小时内均须应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微温水洗胃。因此类药物是强力止吐剂,引吐常常失败。洗胃后注入硫酸钠导泻。静脉输液可以促进毒物排泄,维持体液平衡,防治休克,但输液量不可过多,避免发生心力衰竭和肺水肿。血压降低时,应使病人平卧及按摩四肢,输入血浆或右旋醣酐,尽量不用血管加压药,必需时,选用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忌用盐酸肾上腺素、麻黄碱。出现肌肉震颤等椎体外系症状时,可用苯海拉明,每次1~2mg/kg缓慢静脉注射,几分钟内症状即减轻。若无效果,5~10分钟后可重复一次,以后每6小时一次,注射或口服,共24~48小时。氢溴酸东莨菪碱对本类药物引起的类帕金森氏综合征亦有效果。如有惊厥出现,可用速效巴比妥类药物及水合氯醛等。呼吸抑制或昏迷时,酌情选用适量安钠咖、尼可刹米、山梗菜硷、利他林等,但须避免剂量过大或频繁应用而引起惊厥。纳络酮疗效甚高,除极少数过敏者外,无禁忌证,故可优先选用。出现黄疸、肝肿大或过敏性皮炎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进行保护肝、肾等治疗。严重中毒病人可施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