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颅内低压性头痛简介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颅内低压性头痛是指外伤后发生的脑脊液瘘或腰椎穿刺,使脑脊液继续从穿刺部位向脊膜腔外渗出过多,导致椎管内压力下降,后颅窝疼痛敏感组织被牵拉向下而导致的头痛。腰椎穿刺后出现头痛常见。

  「症状」 通常在术后数小时内出现枕部或额部的钝痛或搏动性痛,起坐或站位时头痛加剧,平卧后好转。一般在1~3天内自然恢复,少数病例可持续更长时间。可有眩晕和呕吐,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

  「病因」 除外伤后发生的脑脊液瘘外,常见病因为腰椎穿刺后头痛。腰穿检查时放液过多,或因术后脑脊液继续从穿刺部位向脊膜腔外渗出,使椎管内压力下降,后颅窝疼痛敏感组织被牵拉向下而导致头痛。

  「辅检」 

       1. 主要做头颅CT,排除占位性病变。

  2. 腰穿测压

     「治疗」

       1. 取头低脚高位,卧床休息有利于头痛缓解。

  2. 鼓励病人多饮水,如每日口服盐开水2000~3000ml,增加体液摄入,促进脑脊液分泌。

  3. 经脑室内或腰穿注入空气或生理盐水10-15ml,不仅能直接填充蛛网膜下腔容积,更有刺激脑脊液分泌的作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