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卡氏肺囊虫肺炎应该如何治疗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针对病原治疗。以前常用戊烷脒(pentamidine isothionate)100~150mg/(m2.d)或4~5mg/(kg.d),肌注10~14天。亦可气雾吸入,早期应用此药,至少60%患儿可以治愈,但约半数患儿可出现较重的不良副作用如局部发生无菌性脓肿、皮疹、低血压、恶心、呕吐、眩晕、低血糖、低血钙、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肝肾功能损害等。目前,首选药物为甲氧苄胺嘧啶(TMP)20mg/(kg.d)加磺胺甲基异?f唑(SMZ)100mg/(kg.d),分2次服,连服2周,其疗效与戊烷脒相仿,但不良副作用远较少见,表现为皮肤过敏与胃肠道反应。亦有主张SMZCo100mg/(kg.d)2周,后减为半量再用二周,后再减为1/4量连用2月,有效率达75%,此药可作为化学预防剂,在应用免疫抑制剂的高危患儿中预防此病,其剂量为TMP5mg/(kg.d)和SMZ25mg/(kg.d),皆分2次口服或每周连服3天,停4天,连用6个月。

  支持疗法包括肌注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可以增强免疫力。必要时吸氧。如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过程中发生此病,则需减量或停药。为预防此病在高危患儿中交叉感染,最近主张执行呼吸道隔离,直至治疗结束。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