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诊断学 > 正文

影响心尖搏动位置的生理因素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体型:超力型者心脏呈横位,心尖搏动可向上外移至第四肋间;无力型者心脏呈垂悬位,心尖搏动可向下内移至第六肋间。

  2)年龄:婴儿及儿童的心脏呈横位,心脏体积与胸廓容积之比较成年人大,因此心尖搏动的位置可在第四肋问左锁骨中线偏外处。

  3)体位:卧位时膈的位置较坐位稍高,心尖搏动的位置亦可稍高;右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可向右移1.0~2.5cm;左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则左移2一3cm.相反,侧卧位时心尖搏动位置若无变动,提示胸腔内可能有病变,如粘连性心包胸膜炎。

  4)呼吸:深吸气时膈下降,心尖搏动可下移至第六肋间;深呼气时膈上升,心尖搏动则上移。

  5)妊娠:妊娠时膈升高,心脏呈横位,心尖搏动向上移位。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