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环磷酰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环磷酰胺:是主要作用于S期的细胞周期特异性烷化剂,通过影响DNA合成发挥细胞毒作用。其对体液免疫的抑制作用较强,能抑制B细胞增殖和抗体生成,且抑制作用较持久,是治疗重症SLE的有效的药物之-尤其是在狼疮性肾炎(激素+环磷酰胺是Ⅳ型LN的标准治疗方案)和血管炎的病人中,环磷酰胺与激素联合治疗能有效地诱导疾病缓解,阻止和逆转病变的发展,改善远期预后。目前普遍采用的标准环磷酰胺冲击疗法(cyclophosphamide pulse therapy)是:0.5~1.0g/m2体表面积,加人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月1次。多数病人6~12个月可以缓解病情而进入巩固治疗阶段。由于各人对环磷酰胺的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年龄、病情、病程和体质使其对药物的耐受性有所区别,所以治疗时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掌握好剂量、冲击间隔期和疗程。用药期间应密切注意血象监测,避免导致白细胞过低。

  除白细胞减少和诱发感染外,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的副作用主要包括:性腺抑制(尤其是女性的卵巢功能衰竭)、胃肠道反应、脱发、肝功能损害,少见远期致癌作用(主要是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出血性膀胱炎、膀胱纤维化和膀胱癌在长期口服环磷酰胺治疗者常见,而间歇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者罕见。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