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诊断学 > 正文

步态的概念和分类简述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步态(gait)是走动时所表现的姿态。健康人步态因年龄、健康状态和所受训练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如小儿喜急行或小跑;青壮年步态矫健;老年人喜小步慢行。当患有某些疾病时,步态可发生很大改变,并具有一定特征性。常见典型的异常步态有:

  1.蹒跚步态(waddling gait)走路时左右摇摆如同鸭步,见于佝偻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双侧髋关节脱位等。

  2.醉酒步态(drinken man gait)行路时身体重心不稳,步态紊乱不准确,不能直线走路,见于小脑病变,酒精中毒或巴比妥类中毒。

  3.共济失调步态(ataxic gait)走路不稳,双目向下注视,两脚间距宽。起步时一脚高抬,骤然垂落,闭目时不能保持平衡,暗处走路困难,见于脊髓病变。

  4.慌张步态(festinating gait)起步困难,起步后小步行走,双脚擦地,身体前倾,越走越快,难以止步,双上肢缺乏摆动动作,见于震颤麻痹。

  5.跨阈步态(steppage gait)、由于踝部肌腱肌肉弛缓,患足下垂,行走时必须高抬患侧下肢。见于腓总神经麻痹。

  6.剪刀式步态(scissors gait)  移步时,下肢内收过度,两腿交叉如剪刀状。这是由于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尤以伸肌及内收肌张力增高明显,见于脑性瘫痪及截瘫病人(图3-2-6)。

  7.间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病人行走过程中,因下肢突发性酸痛,软弱无力,需小憩后方能继续走动。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