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由于总循环血量逐渐增加,孕32~34周达高峰,比非孕时增加30%~45%。
分娩期的第一产程中,每次宫缩约有500ml血液被挤回体循环,使心脏负荷增加。第二产程回心血量进一步增加,外周阻力增大,加上产妇屏气,肺循环压力增加,腹压增加,使心脏负荷进一步加重。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子宫迅速缩小,腹腔内压力骤减,回心血量骤减,加之胎盘娩出后,胎盘循环消失,使回心血量又迅速增加,这些因素均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使心脏负担加重。产后24—48小时内除由于子宫缩复血容量继续增加外,组织内原来潴留的液体也开始回到血循环,使循环血量再度增加。以上这些因素,均使心脏负担增加,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
从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对心脏的影响看,妊娠32~34周、分娩期及产褥期的最初3天内,心脏负荷最重,是患有心脏病孕妇最危险的时期,易发生心力衰竭,应加倍注意。
心脏病不影响受孕。如心功能正常。大部分孕妇能顺利地渡过妊娠期,安全地分娩。但若有心功能不良,则可因缺氧引起子宫收缩,发生早产,或引起胎儿发育迟缓和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