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外科护理 > 正文

脊柱骨折病人的物理治疗

  患者入院以后,应尽早做按摩、各关节被动活动及电疗等,出院后要坚持不懈。

  (一)按摩

  1.四肢按摩 按摩前可给患者全身做热浴20~30min,但须注意不要发生烫伤。按摩手法宜轻,由远及近地对四肢各部位进行按摩,以达到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回流的目的。

  2.腹部按摩 顺胃的蠕动方向用于掌按摩、揉擦及深压,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顺结肠蠕动方向按摩,可促进排便;顺耻骨上按摩可促进排尿。

  3.背部按摩 患者侧卧位,操作者用手掌在其腰部和臀部做按摩,揉擦或敲打,可防止关节挛缩,保持关节的原有活动范围,为重建站立及行走功能创造条件;对已有挛缩及粘连的关节,亦可促使其松解,恢复关节的活动度。操作时可由足趾开始,依次做踝、膝、髋关节的屈伸动作,其次为髋关节的内收、外展及举高,并使其一侧足跟置于对侧膝部,然后沿小腿下滑至踝部。患者如能取俯卧位,可在伸膝位练习髋关节的后伸动作。对上肢的按摩,应被动伸屈手指,握拳,并协助做腕、肘、肩诸关节的活动。

  对痉挛性肢体做被动活动时,要有耐心,缓慢进行,切忌粗暴,以免发生软组织损伤导致出血及日后的异位生骨。

  (二)电疗 对弛缓性瘫痪病人,应用感应电疗以防止肌肉萎缩及纤维变性,并能改善肌肉营养状况和使肌肉保持功能状态,以便在神经功能恢复时可立即发挥作用。电疗时病人的肢体应平放于检查台上,不使其受重力作用。电疗对痉挛性瘫痪病人无效,不宜采用。

  (三)药浴水疗 药浴疗法有助于肌腱、肌肉、韧带的伸展,改善关节活动度,减少痉挛。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