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接合部严重狭窄可由于原发性返流性疾病引起,也可因部分食管下段局部酸性产物造成。在后一种情况,食管下括约肌完整无损,例如Barrett综合征。
消化性狭窄的治疗包括术前或术后食管狭窄段扩张术,继之作抗返流于术。如返流由于胃排空障碍引起,应考虑胃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或幽门成形术;如果少数食管短缩病例的病变较重,难以恢复食管腹段,则做膈上胃底折叠术或做食管的Collis胃管伸延式,以便在膈下能完成胃底折叠或胃底部分折叠术。严重食管下段消化性狭窄的病例,难以扩张或损伤较重,以前做过手术,甚至为预防癌变的Barrett食管,可考虑做狭窄段切除,以空肠或结肠作吻合,恢复通道。由于裂孔疝引起返流性食管炎,继而造成食管下段狭窄的病例,如能扩张并做胃后固定术或胃底折叠术,则可使狭窄及返流性食管炎均得到解决。单纯扩经术只能缓解吞咽困难,但扩张术后腐蚀性胃液很容易返流入食管,使食管炎症状复发。因此,扩张术后务必做疝修补及抗返流术。
(1)Collis胃成形术:此术适用于下列情况:消化性食管下段狭窄合并食管短绝密件病例,难以将胃底和食管腹段经腹径路做胃底折叠术;手术危险性较大的病例和外科医生缺乏做结肠或空肠代食管经验的情况下。
病人右侧卧位,在全麻下经左侧第7或第8肋床做胸腹联合切口进胸。尽可能游离食管达主动脉弓水平,用食管带套起。如能将胃复纳入腹腔内,即做Belsey或Nissen疝修补术后结束手术。如不能将胃放回腹腔,应先安插大号胃管经食管时胃内,将管摔倒向小弯侧以作标志,用胃肠缝合器在胃管旁将食管与胃底之间切断缝合,形成5cm长的胃管,使食管延长。如有必要,可第二次用缝合器,再次延长3cm.检查缝合边缘,要详细止血。可经胃管注入亚甲蓝液,检查食管和胃底严密无漏。用胃底包绕新形成的远段食管做折叠术,将其送入腹腔内。暴露膈脚及弓状韧带,在新形成的Hiss角水平将胃小弯缝固于弓状韧带上。经膈脚在食管前缝缩裂孔,使其尚可容易通过食指。
(2)Thal补片及Nissen胃底折叠术:消化性狭窄段有坚硬的环状瘢痕的病例,张力扩张继以疝修补术后,也有用狭窄复发。对这些病人,可采用That补片技术,将狭窄段纵行切开,用胃底做为移植片,补在切开的缺损部,浆膜面对食管腔内。一般在3周内浆膜面将被鳞状上片覆盖,也可在浆膜面上贴上一片游离皮片,可以加快愈合,减少挛缩,防止狭窄复发。That补片技术并不能预防胃食管返流,必须做胃底折叠术。经上述综合手术治疗的病人,有85%病例可长期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