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在腹主肾动脉造影技术方面新进展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⑴Bookstein采用药理学技术可使常规动脉造影术未能明显识别的侧支循环获得影像加强效果。动脉内注入血管收缩药或舒张药再作肾动脉造影可使潜在的侧支循环出现或消失,并可使其改变血流方向。当常规肾动脉造影未显示狭窄后非肾实质性肾动脉(PNPA),如经用肾上腺素后出现;或当常规肾动脉造影显示PNPA时,经用血管舒张药乙酰胆碱后而PNPA消失,这两种现象均说明此狭窄有血流动力学意义,否则就无意义。作者认为此法对鉴别动脉狭窄有无血流动力学意义极为可靠。

  ⑵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1981年Buonocore、Hillman等报道DSA应用于肾血管造影,具有方法简便、影像清楚等优点。DSA在70年代以前业已应用,乃是从直接动脉插管进行血管造影术减去与未注射造影剂前的平片影像,可消除与血管影像无关的其他影像(如骨骼、软组织阴影),使血管像显影清晰,称为减影血管造影。70年代后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设计出数字式视频影像处理器,并在动物及人体进行测验,至1980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才成功地应用于临床。1981年底报告700例,其中71%为颈动脉,12%为肾动脉,9%为颅内动脉,8%为胸部及周围血管。

  DSA的分辨率足够观察肾实质内直径小至1mm的血管,可诊断肾动脉病变达91.1%,有参考价值者6.6%,只2.3%影像不能作出诊断。DSA可以区分纤维肌肉发育不良、动脉粥样硬化、肾萎缩、肾动脉细小或肾动脉闭塞等症。在显影不够满意的病例,可因肾动脉开口处极度狭窄致使显影剂密度不足而影响肾内血管小分支的浓度,也可因动脉的重叠或心排血量不足所致。DSA可测出肾内血液分布的数值、灌注情况、积蓄功能以及廓清功能等,从而可准确地评估两肾的生理功能(图5、6)。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