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旁疝可以存在多年,病人只在饭后有上腹不适、恶心及轻度呼吸困难等症状。但是,由于它是解剖缺损造成,药物难以治愈,也因它可能引起许多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故即使无典型症状,也应手术修补。病人一旦出现胃肠道脏器钳闭坏死、大出血和梗阻症状,则需急诊手术处理。
(1)治疗原则和选择手术途径:食管疝的手术治疗原则与一般疝修补术相同,即将疝出的内容物复位入腹腔,将其固定于腹内(腹壁或膈肌)缝缩扩大的裂孔开口,如有必要,还要切除疝囊。混合型裂孔疝的处理,如合并胃食管返流,在做食管疝修补后,应根据滑动型裂孔疝的具体情况作某种抗返流的手术。只有食管旁疝的病例,其食管下括约肌,固定于后纵隔及膈肌的组织结构均属正常,不应将其游离。否则,术后会合并滑动型疝。
修补食管旁疝可经腹部或胸径路。腹径路提供更充分的暴露,更好地检查回纳入腹腔内的脏器,将其固定于腹腔内及缝缩扩大的裂孔,还能处理合并的疾病,如十二指肠溃疡和胆石病;经腹径路可详细检查贲门部结构,如发现食管下段位于膈下,仍牢固地固定于后纵隔,则可确信此为食管旁疝,而非混合型裂孔疝。如果是一个巨大的食管旁疝,估计与胸内脏器粘?严重,合并有短食管,则选择胸径路,为避免术后疝复发或在胸内形成一个浆膜囊肿,应尽可能切除疝囊。
(2)手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包括抗生素的应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术前应安插18号鼻胃管持续吸引。由于胃部分或全胃已疝入腹腔,贲门部成角梗阻,术前胃肠减压常遇困难,应预防麻醉诱导时误吸。
(3)手术操作:病人仰卧或右侧卧位,在全麻下手术,采用上腹正中切口或左第7肋间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