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烧伤后侵袭性感染的症状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侵袭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复杂,大致可归纳为高反应型和低反应型两种类型。主要表现:

  ⑴精神状态:高反应型病人可表现为高度兴奋、谵妄、幻视、幻觉,严重时出现狂躁。低反应型病人为抑制状态,表现为少语、嗜睡、甚至昏迷。

  ⑵体温:体温表现高热或体温下降,严重烧伤病人由于超高代谢,体温常维持在37℃~38.5℃左右,并不一定说明正发生侵袭性感染,若体温高达39℃或降至36℃以下就应注意是否发生感染。

  ⑶脉搏:表现为加速可达150次/分以上,病危期脉搏缓慢提示预后不良。

  ⑷呼吸:呼吸变化是重要特征,表现为呼吸急促或呼吸浅快或鼻翼扇动等呼吸困难症状。

  ⑸胃肠功能:食欲不振是普遍的症状,有的病人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较少见,若出现肠麻痹导致腹胀则是特异的特征。

  ⑹血压:血压下降多为脓毒性休克,说明病情较危重,但一部分病人血压无明显变化。

  ⑺创面变化:结合创面的变化可以诊断侵袭性感染,多表现为分泌物增多且有特殊气味,焦痂潮解脱落、肉芽水肿溃烂,痂下积浓等。

  ⑻坏死斑:创面及正常皮肤可出现出血点坏死斑,呈暗红色或灰黑色,坏死斑可由细菌或真菌引起,是预后不良的指征。

  ⑼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突然上升到20×109/升或下降到4×109/升以下是诊断感染的较特异指征。血小板突然降至低水平诊断价值较高,若并发DIC则血小板下降更明显。侵袭性感染导致各脏器损伤出现相应的表现,如血糖升高,血胆红素升高,血肌酐升高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