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彩色增强图像处理在肾动脉造影上的应用:“假彩色增强图像处理”是一项新课题。所谓“假彩色”即不是原来物体自然颜色,而是利用人工方法使黑白图像彩色化。人类视觉对黑白灰阶的分辨能力只能区别15~20个等级,而对各种颜色的区别可达千种以上。
近年来,假彩色图像已在航天、军事、地球探矿、海洋学等方面应用,而在医学上应用还是新的尝试。1984年上海中山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精密仪器系协作进行医用X线片的计算机彩色合成技术的研制,企图能提供一幅色彩鲜明、细节丰富、形态逼真的彩色X线片的图像。通过这种处理的图像,能清晰地显示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肾动脉主干和各级分支,在肾肿瘤可显示肿瘤内部密度结构、边缘形态等。在肾血管造影技术中,为了得到清晰的血管图像,去除造影片中其他的杂影,则将造影前后的两张X线片读入计算机,经过对位处理进行相减运算。这样,两幅图片中共同存在的脊柱、肌肉及肠道阴影就被减去,而留下血管的影像(即DSA)。再将相减处理后的黑白图像变换成彩色图像,就得到彩色血管减影图。
彩色合成技术是将经过预处理的黑白图像,再变换成3幅图像。每一幅图像中都分别增强某一种信息,然后将3幅图像分别送入彩色显示器的红、绿、蓝通道,则在显示器上就会显现彩色合成的图像。彩色图像中不同的颜色显现了图片中不同部位的信息。原始图片中眼睛不能区分的密度变化,在彩色图片中则以不同颜色显现,眼睛就很容易区分它们的差别。
实践证明,医用X线片图像处理有着广阔的前景。除了用于X线片外,对于放射性核摄片、CT图片也有同样的处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