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 能有效改善疾病症状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患帕金森病的人越来越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陈玲副主任医师近日在该院举行帕金森病患者健康教育活动中介绍,目前被公认为控制中晚期原发性帕金森病症最有效的方法是“脑深部电刺激”疗法(即DBS疗法),俗称“脑起搏器”。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药物治疗出现明显副作用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能改善40%-70%的帕金森症状,让患者恢复自由,自如活动。

  由于帕金森病的病因不明,所以对疾病也只能是对症治疗,目前主要是使用药物———左旋多巴改善震颤、强直、运动会迟缓等症状。但是随着病程的延长,到了中晚期,药效维持时间越来越短,副作用却明显,患者出现了“剂末现象”,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恶化。

  对于出现“剂末现象”的原发性帕金森病病人,建议考虑DBS治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刘金龙教授介绍,DBS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医生在患者头部钻2个小孔,在立体定向仪指导下,将电极植入脑部相应控制神经核团,再在胸部皮下植入一个刺激器,通过刺激器发放的电脉冲阻断异常信号的产生,帮助病人重建神经传导通路,以控制帕金森病症状。

  符合以下六种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1)原发性帕金森病;(2)对最基本的药物治疗出现了明显副作用,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3)病程超过5年以上,但患者生活可自理;(4)无明显的智能减退,无严重的抑郁焦虑;(5)心、肝、肾功能良好;(6)年龄在80岁以下。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