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简介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丰富的三叉神经末梢不仅使角膜有十分敏锐的感觉,还具有调节角膜营养代谢的重要功能,是角膜免遭感染、变性等病患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炎症、外伤、肿瘤压迫、手术损伤等原因使三叉神经受损,角膜知觉即告丧失,对外来机械性损伤失去防禦反应,在营养代谢发生障碍的基础上,一旦上皮受损脱落,很易遭至感染,引起神经麻痹性角膜炎。保持角膜湿润,预防感染是防止本病发生的关键。

  [症状体症]

  1.角膜知觉减退或丧失,瞬目反射迟钝钝;2.角膜上皮乾燥、混浊、大片剥脱;3.继发感染、前房积脓,重者角膜穿孔。

  [诊断依据]

  1.角膜知觉减退,伴同侧面、额部皮肤感觉减退;2.角膜病变由中央向周边,由浅入深发展,甚至合并感染形成严重角膜溃疡;3.病程慢性、无疼痛、充血轻。

  [治疗原则]

  1.治疗原发病;2.局部用抗生素滴眼液或眼膏,眼垫包眼;3.如继发感染,则按感染性角膜溃疡处理;4.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5.长期不愈者,可采用睑裂合术和结膜瓣遮盖术;6.对症支援治疗。

  [疗效评价]

  1.治愈:角膜上皮愈合。2.好转:溃疡及角膜上皮基本愈合。3.未愈:体征无改善。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