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眼裂头蚴病表现、危害、诊断和治疗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裂头蚴是曼氏迭宫绦虫的第三期幼虫,成虫寄生于猫狗的肠内。虫卵入水发育为钩球蚴,被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发育成原尾蚴。青蛙等第二中间宿主吞食水蚤后原尾蚴穿过消化道到达皮下及肌筋膜内发育为裂头蚴。

  在我国东南沿海以及东南亚、日本部分地区居民深信蛙肉有清凉解毒作用,常用完整活蛙沾水拭眼,或将蛙肉捣碎敷眼,致使裂头蚴侵入眼部,引起眼裂头蚴病。该病表现为眼险红肿,球结膜充血水肿,微痛,奇痒,并有虫爬感。红肿部位多可触及硬结。由于裂头蚴在组织间隙可迁移活动,红肿及硬结经常移位。而且当裂头蚴在迁移入人体的过程中可能带入细菌,引起眼险、结膜或角膜炎症。钻入眼球的裂头蚴可引起葡萄膜炎、玻璃体混浊,继发性白内障导致失明。裂头蚴寄生于眼眶时,可有眼球突出、运动障碍等。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病理切片确定。

  治疗主要以手术摘除虫体。近年报道可用吡喹酮治疗,25mg/kg,1日3次,连服2天,总量为150mg/kg.手术时务必注意将整个虫体,特别是头节取出,,方能根治。也可用40%酒精奴佛卡因2—4ml,或含5—10mg的糜蛋白酶液5—10ml局部注射,一般注射2—3次,每次间隔5—10天,以杀死局部虫体。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