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诊断学 > 正文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化验介绍:磷酸肌酸激酶(CP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在脑组织中也存在,是参与体内的能量代谢的一种酶。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后2-4小时,血液中此酶活动即开始升高。比血清中谷草转酸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力变化都出现得早。

  临床意义:

  (1)心肌梗塞后,CPK较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特异性高,但持续时间短,2-4天恢复正常。

  (2)病毒性心肌炎,CPK也可升高,对诊断及预后有参考价值。

  (3)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以及肌肉损伤时CPK也可升高。

  (4)严重的心绞痛、心包炎、房颤、脑血管意外、脑膜炎以及心脏手术等,CPK可见升高。

  参考值:无机磷法:0-200U/dL比色法:M(男):0.55-7.5U/dLF(女):1.45-4.0U/dL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