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结膜炎的儿童防治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细菌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结膜炎。常见的细菌为科一威氏杆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病是细菌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染的。

  本病发病急,可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一般3~4天达高峰,整个病程约为7~10天。儿童可有明显的异物感,灼热感。分泌物(眼屎)较多,视物模糊不清。但若清除分泌物后,视力可不受影响。分泌物开始为浆液性,以后逐渐变为粘液性,晨起时常把上、下眼皮的睫毛粘合在一起,结成干痂睁不开眼。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假膜,为灰白色,易剥去,但易复发。结膜充血明显,尤以穹窿部为重,有时可出现球结膜下片状或点状出血。

  这种眼病的传染性很强,只要接触到病人的分泌物或泪液污染过的东西,如手帕、面巾洗脸水、盆、枕巾等,甚至病人摸过的东西,再揉自己的眼睛,就可能被传染上此病。

  治疗首先用湿棉签擦净眼部分泌物,清除假膜,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分泌物。然后滴0.25%氯霉素或10%一30%磺胺醋酸钠等眼水,每2小时一次。睡前涂抗生素眼膏,常用0.5%红霉素眼膏,不宜包盖和热敷。

  预防应注意以下几点:应切断传播途径。不用病人的毛巾、手帕、洗脸盆、学习用具等。接触患者眼睛或物品后,要用肥皂水彻底清洗双手,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杜绝用手揉眼的不良习惯。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