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单纯胞疹性角膜炎是最常见的感染性角膜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在角膜病致盲中已上升为首位。本病多由单纯胞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多系原发感染后的复发,原发感染常发生于幼儿,表现为唇部胞疹、皮肤胞疹,或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原发感染后病毒潜伏在三叉神经节内,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感冒、发烧、疲劳、月经、局部用皮质类固醇及创伤刺激之后,病毒活化,引起多种形式的角膜炎,并易反复发作。
[症状体症]
1.起病前常有感冒或发热史;2.畏光、流泪、异物感或眼痛,视力下降;3.树枝状角膜炎:溃疡呈树枝状或珊瑚状;4.地图状角膜炎:由树枝状溃疡扩大加深而来;5.盘状角膜基质炎:角膜中央区混浊水肿,上皮基本完整。
[诊断依据]
1.典型的树枝状或地图状角膜病源或角膜盘状混浊水肿;2.有近期发热或抵抗力下降等诱因;3.病变组织可找到单纯胞疹病毒。
[治疗原则]
1.抗病毒,预防感染。2.清创疗法。3.并发色素膜炎者散瞳。4.手术治疗。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消失,角膜溃疡愈合或混浊水肿消退。2.好转:症状改善,充血减轻,角膜溃疡部分愈合,角膜混浊减轻。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