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多有血液流变性障碍已为许多资料证实,主要是由于血浆野维蛋白原、球蛋白含量增多及血小板聚集性增渐致,故患者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均有显著的增高。—般认为这种血液流变性障碍的影响不仅导致一系列有关临床症状和微循环障碍。如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全身性静脉炎等,更为重要的是可能直接促成了癌细胞的转移。对于这一点,目前的解释是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多引起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血液流经静脉时,聚集的红细胞团块可将血液中癌细胞从管心推向管壁处,这样癌细胞就可能陷入血管内皮细胞层不规整处,进而透过该部位到组织中生长;血液中的癌细胞也可能卷入某些血液涡流的地方,使分散的癌细胞在该处聚合,或者血流缓慢,瘀滞使癌细胞很容易在局部停留,从而增加了向组织浸润的可能性;或者分散的癌细胞被血小板聚集体或所生的血栓所包裹,进人组织中留宿并生长。此外,血液高粘滞状态、血流缓慢,使血液携带免疫防御物质减少;这更有利于癌细胞的生长。基于上述认识,许多人提出,采取降低血液粘度和微循环障碍的治疗方法,虽然不能使癌肿过程逆转,但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甚至极有可能延缓癌肿的迅速转移,从而为采取其它抗肿瘤治疗赢得时间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