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肠化的关系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系对有上消化道症状的住院及门诊患者共5828例进行有关检查,其中有胃粘膜肠化者895例为本项研究对象,而胃粘膜无肠化生者作为对照组。895例中,男517人,女378人。男与女之比为1.37:1.年龄为15岁~81岁,以35岁~64岁多发(633例),占70.7%.病程为10d~40a.平均4.5a.

  1.2方法

  1.2.1病理检查

  经胃镜检查,取胃粘膜活检组织3~5块,以作病理检查及Hp检测。

  1.2.2Hp检测

  取活检组织作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切片作Warthin-Starry银染色检查,两项检查结果均阴性,方为Hp阴性。试剂分别为兰州军医学校生产的“Hp快速检出诊断盒”和福建三强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提供W-S染色液。

  1.2.3治疗观察

  患者经胃镜检查后第2天起服用维酶素0.8g,甲硝唑0.2g,庆大霉素8万U,均每日3次,及中药四君汤加黄芪、香附、女贞子、丹参、黄连等,每日1剂煎服;治疗4周后,由专人给患者作上述各项复查。

  2结果

  在895例胃粘膜肠化者中,Hp阳性569例,Hp检出率63.6%.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肠化620例(含非典型增生者12例),Hp阳性39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265例(含伴不典型增生者7例),Hp阳性165例;胃癌伴肠化10例,Hp阳性5例。而肠化伴非典型增生的19例中,Hp阳性15例,Hp检出率为78.9%.同期检查胃粘膜无肠化的4933例中,Hp阳性2438例,Hp检出率为49.4%,比胃粘膜有肠化者的Hp检出率63.6%低,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

  对胃粘膜肠化222例,作胃粘膜组织切片醛品红染色,小肠型占68.0%(151/222),肠型占32.0%(71/222)。而小肠型组中,Hp阳性检出率为62.9%(95/151);结肠型组中,Hp阳性检出率为64.8%(46/71)。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

  94例Hp阳性的胃粘膜肠化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复查,胃粘膜炎症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其余改变详见表1.

  表1各型胃炎治疗后的变化

  诊断Hp阴转%肠化减轻(%)

  肠化消失(%)

  不典型增生消失(%)

  浅表性胃炎67.232.821.9—

  +肠化(43/64)

  (21/64)

  (14/64)

  浅表性胃炎42.928.614.3

  +肠化+不典型增生(3/7)

  (2/7)

  —(1/7)

  萎缩性胃炎52.631.6—

  +肠化(10/19)

  (6/19)

  15.8

  萎缩性胃炎50.025.0(3/19)

  25.0

  +肠化+不典型增生(2/4)

  (1/4)

  —(1/4)

  3讨论

  本组895例肠化生者中,有569例Hp阳性,Hp检出率为63.6%,而同期检查胃粘无肠化者Hp阳性检出率为49.42%(P<0.01)。其中肠化伴非典型增生的19例中有15例阳性,Hp检出率达79.0%;10例胃癌伴胃粘膜肠化中有5例Hp阳性。结果表明,Hp感染与胃粘膜肠化及非典型增生有较密切的相关性。提示Hp感染可能是胃粘膜肠化发生的重要因素,这是值得重视的。

  肠上皮化生是胃粘膜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往往与慢性胃炎和其他胃病并存,而且与胃癌之间有着密切的组织学和因素关系。然而,胃[FS:PAGE]粘膜上皮细胞癌变并非是由正常细胞一跃而变为癌细胞,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