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脑血吸虫病应该如何治疗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以手术切除肉芽肿或脓肿为主,术后辅以药物治疗。药物有:

  1.二性霉素B:对隐球菌、球孢子菌、念珠菌等效果较好。剂量从0.25mg/kg开始,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逐渐增至1mg/kg,使在3个月内总剂量达2~4g.滴注速度应缓慢,避光。由于本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常同时鞘内给药。方法:取二性霉素B0.25mg溶于等渗盐水1ml内,然后用5~10ml脑脊液再稀释后缓慢、分次注入鞘内。一般鞘内给药1次最大剂量为1mg,每周注射2次。应用本药前给予地塞米松和非乃根等,可减轻药物反应。

  2.制霉菌素:对隐球菌、念珠菌等效果较好。剂量:成人200~400万U/d,儿童12.5~25万U/次,分2~4次口服。

  3.克霉唑(三苯甲咪唑):对念珠菌、球孢子菌等有效。剂量:成人每天50~60mg/kg,儿童每天20~60mg/kg,分3次口服。

  4.曲古霉素:对隐球菌、芽生菌、念珠菌有效。剂量:20~40万U/d,分3~4次口服。

  5.5-氟胞苷:作用同二性霉素B,但它能通过血脑屏障,对肝、肾均有损害。剂量:每天100~200mg/kg,一般应用6~8周。

  6.抗生素:大剂量青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对放线菌感染有效。

  7.Ketoconazole: 对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有效。剂量:200~1200mg/d.

  上述药物应用的期限视病情而定,并应根据脑脊液常规,生化,涂片检查和培养结果决定是否停药。用药期间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并调整全身情况,增强机体抵抗力,消除引起真菌感染的原因,这样才易于提高治疗效果。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