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士资格 > 辅导精华 > 正文

凝血因子检测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热点内容推荐

每日一练> 课程详情>
考试政策> 学习资料>

医学教育网小编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护士考试,专门整理了凝血因子检测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如下。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原理在被检血浆中加入Ca2+和组织因子(TF或组织凝血活酶),观测血浆的凝固时间,称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外源性凝血系统中因子I、II、V、M、X的量或质的改变将会影响此试验,它是外源凝血系统较为灵敏和最为常用的筛选试验。

【参考值】

(1)手工法和血液凝固仪法11~13s,超过正常对照值3s以上为异常(必须与正常对照值比较)。

(2)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受检血浆PT/正常人血浆PT为1.0±0.05(0.82~1.15)s。

(3)国际正常化比值

INR=PTRI。参考值因国际灵敏度指数不同而异,—般为1.0士0.1,ISI越小,组织凝血活酶的灵敏度越高。因此做PT检测时必须标有ISI值的组织凝血活酶。

【临床意义】

1.PT延长见于:

①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如因子II、V、W、X减少及纤维蛋白原减少。

②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如严重肝病(大多数凝血因子由肝脏合成)、维生素K缺乏(可见于阻塞性黄疸,合成因子II、VI、IX、X需要维生素K),DIC后期,使用双香豆素抗凝时。

2.PT缩短 

见于血液高凝状态时,如DIC早期、脑血栓形成、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发性骨髓瘤等。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差。PTR及INR(WHO推荐)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以2.0~2.5为宜,—般不超过3.0,也不小于1.5。

本篇文章带大家了解了“凝血因子检测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想要了解更多护士资格考试知识点及核心考点请关注>>护士资格考点总结提示>>2020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练习题库

相关推荐

2020护士资格备考重点“隔离技术”

护士执业资格备考“100问”

备考护士资格如何科学刷题?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6年护士资格课程

豪华通关班

6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