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17年第22期:
问题索引:
一、【问题】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二、【问题】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三、【问题】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具体解答:
一、【问题】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二、【问题】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解答】临床表现与梗死的大小、部位、侧支循环情况密切有关。
1.先兆50%?81.2%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以新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为最突出。
2.症状
(1)疼痛:最先出现的症状,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诱因多不明显,且常发生于安静时,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更长,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患者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胸闷或有濒死感。
(2)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
(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频繁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
(4)心律失常:见75%?95%的患者,多发生在起病1?2天,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可伴乏力、头晕、晕厥等症状。各种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室颤是AMI早期,特别是入院前主要的死因。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也较多见,室上性心律失常则较少,多发生在心力衰竭者中。前壁MI如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表明梗死范围广泛,情况严重。
(5)低血压和休克:疼痛期中血压下降常见。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发生,见约20%的患者,主要是心源性,为心肌广泛(40%以上)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神经反射引起的周围血管扩张属次要,有些患者尚有血容量不足的因素参与。
(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为梗死后心脏舒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发生率为32%?48%。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随后可有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右心衰竭表现。右心室MI者可一开始即出现右心衰竭表现,伴血压下降。
3.体征
(1)心脏体征:心脏浊音界可正常也可轻度至中度增大;心率多增快,少数也可减慢;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心房性)奔马律,少数有第三心音(心室性)奔马律;10%?20%患者在起病第2?3天出现心包摩擦音;可有各种心律失常。
(2)血压:除极早期血压可增高外,几乎所有患者都有血压降低。
(3)其他:可有与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相关的其他体征。
三、【问题】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解答】1.心电图
(1)特征性改变STEMI者心电图表现为:
1)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
2)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
3)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
在背向心肌梗死(MI)区的导联出现相反改变,即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2)动态性改变STEMI
1)起病数小时内,可尚无异常或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波,为超急性期改变。
2)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连接,形成单相曲线。数小时至2日内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减低,是为急性期改变。Q波在3?4天内稳定不变,以后70%?80%永久存在。
3)在早期如不进行治疗干预,ST段抬高持续数日至两周左右,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波则变为平坦或倒置,是为亚急性期改变。
4)数周至数月后,T波呈V形倒置,两肢对称,波谷尖锐,是为慢性期改变。T波倒置可永久存在,也可在数月至数年内逐渐恢复。
2.定位和定范围ST抬高性MI的定位和定范围可根据出现特征性改变的导联数来判断。
3.放射性核素检查目前多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体层显像(SPECT)来检查,可观察心肌的代谢变化,判断心肌的死活。
4.超声心动图二维和M型超声心动图有助于了解心室壁的运动和左心室功能,诊断室壁瘤和乳头肌功能失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