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1. 肺通气量不足
肺泡通气量和PaCO2成反比。肺泡通气量下降是引起Ⅱ型呼吸衰竭的主要机制。
2. 弥散障碍
弥散速度取决于肺泡膜两侧气体分压差、气体弥散系数、肺泡膜的弥散面积、厚度和通透性,弥散量还受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以及心排血量、血红蛋白含量、通气/血流比例的影响。以低氧血症为主。
3.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常见病因为COPD;有两种主要形式:
①部分肺泡通气不足,②部分肺泡血流不足。仅导致低氧血症,无CO2潴留。
4. 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
常见于肺动-静脉瘘;是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特例。
5. 氧耗量增加
发热、寒战、呼吸困难和抽搐均增加氧耗量。
(二)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缺氧可引起脑细胞功能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脑水肿,最终引起脑细胞死亡。CO2潴留使脑脊液氢离子浓度增加,影响脑细胞代谢。轻度CO2增加,间接引起皮质兴奋;PaCO2继续升高,将使中枢神经处于抑制状态(CO2麻醉)。同时CO2潴留会使脑血管扩张,进一步加重脑水肿。
2.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缺氧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和心排血量增加,血压上升。严重缺氧可使心肌收缩力降低。缺氧能引起肺小动脉收缩而增加肺循环阻力。CO2潴留可使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使脑血管、冠状血管扩张,皮下浅表毛细血管和静脉扩张。
3.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缺氧主要通过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反射作用刺激 通气。CO2是强有力的呼吸中枢兴奋剂,当吸入CO2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呼吸中枢。
4. 对肾功能的影响
缺氧可导致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少;CO2潴留可引起肾血管痉挛,血流减少,尿量减少。
5.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常合并消化道功能障碍、缺氧可直接或间接损害肝细胞,使丙氨 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6. 呼吸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缺氧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多为高AG(阴离子间隙)性代酸;CO2潴留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呼吸衰竭者易出现代谢性碱中毒,主要为医源性因素,如过度利尿造成低钾、低氯性碱中毒;过量补碱;Ⅱ型呼吸衰竭时机械通气使用不当,使PaCO2下降过快。代谢性碱中毒可使氧解离曲线左移,加重组织缺氧。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