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一、临床表现和诊断
1.发病前1~3周常有病毒感染症状,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倦怠、恶心、呕吐、腹泻等,后出现心悸、胸痛、头晕、呼吸困难、水肿,甚至Adams-Stokes综合征;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2.体检:与发热不平行的心动过速或各种心律失常;心脏扩大,显著的心脏扩大提示心肌损害严重;第一心音减弱,心音呈胎心律,可闻及奔马律。
3.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速、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合并心包炎者常有ST段抬高,严重心肌损害时可出现病理性Q波,需与心肌梗死相鉴别。
4.实验室检查
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cTnI或cTnT升高,且在急性期中有动态变化,ESR及CRP升高。病毒性心肌炎的确诊有赖于心内膜、心肌或心包组织内的病毒检出。病毒性心肌炎的检查结果缺乏特异性,确诊较困难。
(二)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进食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抗病毒治疗主要用于疾病的早期,包括抗病毒药物、干扰素、黄芪等。大剂量维生素C、辅酶Q10等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推荐阅读:
习题!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专业实践能力】考点测试(附解析)
9月份考试 !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备考现在如何学?
上班族备考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的三大阻碍!如何解决?
以上内容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