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腹水的发生机制是什么?有哪些常规检查?”,这是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会涉及的重要考点内容,为了帮助大家大家及时巩固,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腹水的发生机制及常规检查如下:
发生机制
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血浆白蛋白低于25g/L或同时伴门静脉高压。
2.钠水潴留 常见心肾功能不全及中晚期肝硬化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3.内分泌障碍 肝硬化或肝功能不全时,肝降解功能减退。
4.液体静水压增高。
5.淋巴流量增多、回流受阻。
6.腹膜血管通透性增加 腹膜炎症、癌肿浸润等促使腹膜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腹水。
7.腹腔内脏破裂。
常规检查
鉴别要点 | 漏出液 | 渗出液 |
原因 | 非炎症所致 | 炎症、肿瘤、化学或物理性刺激 |
外观 | 淡黄色 | 血性、脓性、乳糜性 |
比重 | <1.018 | >1.018 |
凝固 | 不自凝 | 自凝 |
粘蛋白定性 | 阴性 | 阳性 |
蛋白定量(g/L) | <25 | >30 |
葡萄糖定量 | 与血糖相近 | 常低于血糖水平 |
细胞计数(106/L) | <100 | >500 |
细胞分类 | 淋巴细胞 间皮细胞 |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
细菌学检查 | 阴性 | 阳性 |
乳酸脱氢酶(LDH) | <200 | >200 |
腺苷脱氨酶(ADA) | —般不超过45U/L,结核性腹膜炎时增高 |
癌胚抗原(CEA) | 良性腹水时多<5μg/L 癌性腹水时多>5μg/L |
推荐阅读:
必测!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四大科目习题测试汇总!
快get!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百天冲刺攻略!
2020内科主治医师4大科目免费课程【附讲义及资料】
以上“腹水的发生机制是什么?有哪些常规检查?”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资料、考试经验、政策动态尽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