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律失常的药物作用机制是什么?”,有很多考生都比较感兴趣,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主要是通过影响心肌细胞膜的Na+、Ca2+及K+的转运,影响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各期,抑制自律性和终止折返等而纠正心律失常。
Ⅰ类
阻断快速钠通道
Ⅰa:奎尼丁、普鲁卡因
Ⅰb:利多卡因(室性心律失常)
Ⅰc:普罗帕酮等
Ⅱ类:
阻断β肾上腺素能受体
抑制交感神经兴奋、降低心脏的自律性,减慢房室结传导,代表药物: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
Ⅲ类
阻断钾通道与延长复极
胺碘酮(选择性延长复极的药物)、索他洛尔
Ⅳ类
阻断慢钙通道
维拉帕米(为阵发性室上速首选)、地尔硫卓等
注意:
①洋地黄:抑制心脏的传导而减慢心率。
②QT间期延长者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更易发生致心律失常作用。
推荐阅读:
必测!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四大科目习题测试汇总!
快get!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百天冲刺攻略!
2020内科主治医师4大科目免费课程【附讲义及资料】
以上“心律失常的药物作用机制是什么?”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资料、考试经验、政策动态尽在医学教育网!
2026年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780
正保医学教育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