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磷脂综合征是什么?诊断标准有哪些?为了帮助各位内科主治医师考生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一、概述
抗磷脂综合征(APS)是指由抗磷脂抗体引起的一组临床征象的总称,主要表现为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和神经精神症状 。最重要的抗体是抗心磷脂抗体 ,因此,抗磷脂综合征又称为抗心磷脂综合征。
1.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 不伴有其他疾病的抗磷脂综合征。
2.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 在某种疾病基础上出现的。
3.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 某些抗磷脂综合征表现为短期内多个脏器小血管血栓,引起脑、心、肝、肾和肠道梗死,病情凶险。

二、诊断要点 :目前尚无一个非常严密的诊断标准。
常用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①静脉血栓;②动脉血栓;③习惯性流产;④血小板减少。
2.实验室指标:①抗磷脂抗体(APL)IgG和IgM;②抗β2-GPI抗体阳性;③LA阳性。
3.诊断条件:
①满足1条临床表现指标加1条高滴度阳性的实验室指标;
②抗磷脂抗体APL高滴度阳性2次及以上,其间隔大于3个月;
③随访5年以排除SLE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推荐阅读:
必测!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四大科目习题测试汇总!
快get!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百天冲刺攻略!
2020内科主治医师4大科目免费课程【附讲义及资料】
以上“抗磷脂综合征是什么?诊断标准有哪些?”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资料、考试经验、政策动态尽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