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动脉夹层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是什么?有哪些分型?”,有很多考生都比较感兴趣,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迄今不明。多数由于主动脉囊性中层坏死或退行性变,是造成夹层裂口的先决条件。高血压可以促使动脉夹层的发展,血压波动的幅度是导致管壁撕裂的主要因素。
2.临床上多见于高血压病人 ,亦可见于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疾病(马方综合征、主动脉狭窄、主动脉瓣二尖瓣畸形)等,严重主动脉外伤、炎症、妊娠末期等均可引起主动脉夹层。

二、分型
1.最常用的分型或分类系统为解剖分型(MichaelDe Bakey) 迈克尔·狄贝基(现代心脏外科手术治疗创始人)
Ⅰ型:夹层起源于升主动脉,扩展超过主动脉弓到降主动脉,甚至腹主动脉,此型最多见。
Ⅱ型:夹层起源并局限于升 主动脉。
Ⅲ型:病变起源于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向远端扩展,可直至腹主动脉。
2.Stanford分型:根据夹层累及的部位
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又分为A、B两型。
A型:无论夹层起源于哪一部位,只要累及升 主动脉者称为A型,相当于De BakeyⅠ型和Ⅱ型。
B型:夹层起源于胸降 主动脉且未累及升主动脉者称为B型,相当于De BakeyⅢ型。
推荐阅读:
必测!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四大科目习题测试汇总!
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前冲刺 这份计划表请查收!
2020内科主治医师4大科目免费课程【附讲义及资料】
以上“主动脉夹层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是什么?有哪些分型?”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资料、考试经验、政策动态尽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