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炎症性肠病应该要如何治疗?”是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会涉及的重要内容,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及时巩固,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一)控制炎症反应
1.活动期
(1)氨基水杨酸制剂:柳氮磺胺吡啶(SASP)对控制轻度患者的活动期有效。5-ASA通过偶氮键连接于磺胺吡啶,使之能通过胃,进入肠道。在结肠,SASP的偶氮键被细菌打断,5-ASA得以释放,发挥其抗炎作用。
(2)糖皮质激素:是控制病情活动有较好疗效,适用于中、重度患者及对5-ASA无效的中度患者。
(3)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主要适用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慢性依赖者。
(4)抗菌药物:某些抗菌药物如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药物应用于本病有一定疗效。
(5)生物制剂:英夫利昔单抗。
2.缓解期
用5-ASA和糖皮质激素取得缓解者,可用5-ASA维持缓解;因糖皮质激素无效或依赖加硫唑嘌呤或巯嘌呤取得缓解者,继续相同剂量硫唑嘌呤或巯嘌呤维持;维持缓解治疗用药时间可至3年以上。
(二)对症治疗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贫血者可输血,低蛋白血症者输注入血清白蛋白。重症患者酌用要素饮食或全胃肠外营养,除营养支持外还有助诱导缓解。腹痛、腹泻必要时可酌情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止泻药,合并感染者静脉途径给予广谱抗生素。
(三)手术治疗
因手术后复发率高,故手术适应证主要是针对并发症,包括完全性肠梗阻、瘘管与腹腔脓肿、急性穿孔或不能控制的大量出血。
推荐阅读: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模拟试卷习题汇总(每日更新)!
历年常考!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精选必备知识点总结!
以上“炎症性肠病应该要如何治疗?”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