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室传导阻滞都有哪些表现?”是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会涉及的重要内容,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1.一度房室阻滞每个心房冲动都能传导至心室,但PR间期超过0.20秒。房室传导束的任何部位发生传导缓慢,均可导致PR间期延长。
2.二度房室阻滞通常将二度房室阻滞分为I型和II型。I型又称文氏阻滞。
(1)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是最常见的二度房室阻滞类型。表现为:①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②相邻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③包含受阻P波在内的RR间期小于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最常见的房室传导比率为3:2和5:4。QRS波群呈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2)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心房冲动传导突然阻滞,PR间期恒定不变。下传搏动的PR间期大多正常。当QRS波群增宽,形态异常时,阻滞位于希氏束-浦肯野系统。若QRS波群正常,阻滞可能位于房室结内。
3.三度(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①心房与心室活动各自独立、互不相关;②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心房冲动来自窦房结或异位心房节律(房性心动过速、扑动或颤动);③心室起搏点通常在阻滞部位稍下方。如位于希氏束及其近邻,心室率40?60次/分,QRS波群正常,心律亦较稳定;如位于室内传导系统的远端,心室率可低至40次/分以下,QRS波群增宽,心室律亦常不稳定。
推荐阅读:
历年常考!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精选必备知识点总结!
2021年内科主治医师备考 这么做准没错!
以上“常考!房室传导阻滞都有哪些表现?”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