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考点内容在内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考试中会涉及,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及时巩固,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考点1:铁代谢
1.铁的来源
来自食物,正常人每天从食物中吸收的铁量1.0~1.5mg、孕妇2~4mg。内源性铁:主要来自衰老和破坏的红细胞,每天制造红细胞所需铁20~25mg。
2.铁的吸收
动物食品铁吸收率高,植物食品铁吸收率低。食物中铁以三价铁为主,必须在酸性环境中或有还原剂如维生素C存在下还原成二价铁才便于吸收。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肠黏膜是吸收铁的主要部位。铁的吸收量由体内贮备铁情况来调节。
3.铁的转运
借助于转铁蛋白,生理状态下转铁蛋白仅33%~35%与铁结合。血浆中转铁蛋白能与铁结合的总量称为总铁结合力,血浆铁除以总铁结合力即为转铁蛋白饱和度。
4.铁的分布
正常成年人体内含铁量男性为50~55mg/kg,女性为35~40mg/kg。血红蛋白铁约占67%,肌红蛋白铁约占15%,贮存铁占29.2%,组织铁、含铁酶则含量甚低。
5.铁的贮存
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主要贮存在肝、脾、骨髓等处。
6.铁的排泄
主要由胆汁或经粪便排出,尿液、出汗、皮肤细胞代谢亦排出少量铁。
考点2:病因和发病机制
1.铁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2.铁吸收障碍 胃及十二指肠切除、慢性胃肠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
3.铁丢失过多 多种原因引起慢性失血是最常见原因等。
推荐阅读:
【考后解读】速看!2020内科主治医师考情解读&2021年考试预测
以上“内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缺铁性贫血的考点总结”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